頭痛可能是頸椎問題?脊骨神經科醫生分享解法
香港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更有調查顯示97%成港人感到身心俱疲¹,香港壓力更於全球排行首五名。相信大家時不時聽到身邊人經常「呻」頭痛,而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這難受的時刻,但您又清楚有可能引致頭痛的成因嗎?一般人都認為患上感冒、情緒緊張、睡眠不足或操勞過度是頭痛的根源,脊骨神經科醫生蔡美真表示,其實頸椎問題亦會引致頭痛。
頭痛與頸椎
頭痛分為多種類別,包括偏頭痛、張力性頭痛、叢集性頭痛及因外傷而引發的頭痛。
而當中因為頸椎錯位及關節退化等原因引起的頭痛稱為「頸椎性頭痛」。頸椎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頸椎、後腦、頭側、前額等部位都會出現痛楚感覺。
蔡醫生指出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是主要的因素導致頸椎問題,亦會引致頭痛的出現。舉個例,香港人時常機不離手,低頭族隨處可見。
當使用手機時,人們往往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動作,很容易勞損頸部,嚴重更會引致頸椎錯位。由於頭部長期處於某個固定位置,引起部分肌肉痙攣,造成頸椎關節處於一個不正常的位置,更有機會令頸椎該有的弧度變直。
低頭動作令頭部重心向前移,頸椎因此要承受額外的壓力,會引起痛感,頭痛、無力、麻痺等病症會隨即出現,嚴重更會影響日常生活。
頸椎問題有解法
由此可見,頸椎問題是頭痛的其中一大元凶。
紐約醫療集團脊醫和精神科研究團隊為此問題作出了一個深入的研究,發現慢性頭痛可以透過複雜的脊椎神經網絡的相互影響,並成功用脊骨矯正方法為一名已患有持續兩年緊張性頭痛的小學女教師改善病情,調節自律神經功能障礙,治療疼痛,令患者不再需要依賴藥物,只需每月定期接受矯正,鞏固脊椎健康。
除了以上成因外,生活上還有很多原因導致頸椎及頭痛問題。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蔡美真醫生建議大家平日應養成多做運動或伸展動作的好習慣來鍛煉身體,讓自己的脊椎、肩頸、身體肌肉更強壯,減低勞損的機會,亦可減輕壓力。
另外,電子產品的確為生活帶來了方便,但不正確使用則對身體帶來傷害,所以建議要定時休息,避免長時間使用,同時亦要注意日常姿勢,以免頸椎勞損。
假如一旦發現痛症持續,應該盡早尋求專業人士診治或檢查。
脊骨神經科醫生在作治療之前,通常會先向病人作詳細的問診,例如疼痛的感覺、發病的時間、頻密次數、致痛的因素及其他症狀如嘔吐、暈眩等。如確定頭痛是由頸椎錯位引起,脊骨神經科醫生 會以脊科手法治療來矯正錯位的脊骨,並以超聲波治療增加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從而減輕痛楚。最後,為了頸椎健康,脊骨神經科醫生亦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脊椎檢查,以確保脊椎沒有移位。
如有任何頸椎及脊椎擔憂,歡迎預約紐約醫療進行檢查。
<即刻預約>
資料來源:蔡美真 脊骨神經科醫生
香港註冊脊醫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會員
免責聲明:本內容由第三方獨立撰寫,僅為大家提供資訊,並無任何贊助,不能取代專業醫療意見、診斷及治療,亦不代表任何立場。如有任何身體不適,建議及早求醫。
Related Brands